中国网小记者
伟德竞彩是哪个国家的门户网

鼓声激荡山河,红绸舞动黄土

2025-02-22 21:14:48    来源:中国伟德bv国际    访问:    

中国伟德bv国际讯:2025年1月20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鼓声传韵”社会实践队深入延安市安塞区探索安塞腰鼓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其独特的传承密码。此次调研深入探寻了安塞腰鼓的传承现状与发展路径,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黄土深处的鼓声,何以叩响时代之门?活动伊始,实践队的成员伴着清晨的微风登上了安塞区腰鼓山。海拔不过百米的腰鼓山,却因山顶三十米高的巨型腰鼓雕塑成为安塞的精神图腾。这不仅仅是安塞地区身份的象征,更是安塞腰鼓传达的不服输、肯吃苦的红色精神的生动写实。

21270067346180042_68.jpg图为鼓声传韵实践队前往腰鼓山 杨秦河 供图

紧接着实践队前往了本次调研之旅的第二站——安塞文化艺术馆。在此,队员们认真学习了解了安塞腰鼓的发展历程,了解了安塞腰鼓辉煌的来时之路。走进“千年鼓韵”展厅,99面大小各异的腰鼓组成的“鼓阵”悬于空中,鼓身斑驳的裂痕与艳丽的红绸形成视觉冲击。展区以“溯鼓源”“承鼓魂”“击鼓新”为叙事脉络,首次公开展出清代牛皮腰鼓、20世纪50年代鼓手服饰等32件珍贵文物。在此之外讲解员为社会实践队的成员播放了安塞腰鼓队在天安门前奋力击鼓的珍贵影像,团队的一名成员感慨道:“身为安塞人看到这些真的很震撼,同时一种发自心底的骄傲与自豪也油然而生”。

21272166946864062_68.jpg图为博物馆讲解员在宣讲 徐菁泽 供图

随后,“鼓声传韵”队前往安塞区体育场参观安塞腰鼓的排练。在这里大家都在紧锣密鼓的一遍遍演习,不放过一分一毫的动作偏差。据团队了解此次展演是延安市时隔七年再次举办各县区秧歌汇演活动,规模空前。纵使室外北风呼啸,队员们依然被安塞腰鼓排练中的热烈气氛所感染,传递着击打安塞腰鼓所需的这份韧劲与狠劲。

21275267615016664_68.jpg图为腰鼓队队员们在排练 徐菁泽 供图

紧接着,队员们又来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拥军家中参观,参与学习安塞腰鼓的制作过程,蒙皮,调音,彩绘各个环节一丝不苟,体现出了非遗传承人卓越的工匠精神。王拥军先生表示:“在冯家营村,上至九十九,下至刚回走都可以打腰鼓,这不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我们几代人之间的心灵传承“。

21281823032657851_68.jpg图为鼓声传韵实践队前往王拥军家中 徐菁泽 供图

最后我们的社会实践团前往了延安市西北局旧址,采访了安塞腰鼓相应产业链的负责人罗勇先生,向他探寻安塞腰鼓如何让当地的老百姓走上致富之路的故事。罗勇先生表示:“安塞腰鼓的产业链不仅仅是制作这一部分,还包括着宣传、销售等多个方面。在此之于我们的产业基地与各个高校都有相对应的合作,目的就是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将安塞腰鼓表现出来的精气神传递下去。“

2128417655757170_68.jpg图为对罗勇先生的采访 徐菁泽 供图

同时鼓声传韵社会实践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中学做了相关的宣讲活动。通过“腰鼓动作体验课“、”非遗故事会“等生动有趣的形式对安塞腰鼓加以宣讲。“学校永远是相关文化宣传的主阵地”,陕西省延安中学的教师说。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年轻一代充分接触到安塞腰鼓背后丰富又震撼的精神内核,达到调研的最终目的——对安塞腰鼓的传承。

21291700294197715_68.jpg图为鼓声传韵实践队返校宣讲 徐菁泽 供图

安塞腰鼓不仅仅是乐器,更是黄土高原文化的象征。其粗犷的造型和热烈的鼓点,体现了陕北人民豪迈的性格。通过此次探索学习活动,队员们都深刻认识到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以及中华民族所散发出的古朴豪迈之风。文化不仅仅是文化,文化的发展程度与相对应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安塞腰鼓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讯员:杨秦河 岳含阳 熊西晨 谭钧杰 徐菁泽)

[责任编辑:赵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zhubaoholdings.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