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师范大学圣理工学院-中俄学院“红途筑梦,宣不止步”实践团走进山东枣庄,以“红色旅游助力红色文化资源保留与赓续”为主题,深入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铁道游击队博物馆、薄板泉村、周营镇白楼湾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考察、游客访谈、问卷调查及主题宣讲等形式,探索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路径。
图为部分实践团成员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合影 杨继尧摄
追寻历史足迹,沉浸红色记忆
实践团首站抵达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该馆为纪念1938年台儿庄战役而建,通过全景画馆、文物展陈和珍贵影像,生动展现了抗战时期的壮烈场景。巨幅全景画《血战台儿庄》利用声光电技术,让成员们仿佛置身历史现场,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雄气概。随后,在铁道游击队博物馆,成员们重温了游击队员抗击日寇的传奇故事,深刻体会到枣庄作为铁道游击队精神发源地所承载的红色基因。这一系列参观学习,不仅加深了成员们对红色历史的理解,更坚定了他们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念。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纪念馆 杨雨彤摄
深入乡村调研,挖掘红色根脉
团队还走进枣庄乡村,探访薄板泉村与周营镇白楼湾红色基地。薄板泉村依托八路军抱犊崮抗日根据地遗址群,将红色资源与乡村旅游结合,打造了“红色+生态”的特色发展模式。周营镇白楼湾则以革命历史为脉络,通过复原战场场景、展示军民合作史料,展现了抗战时期人民支前的伟大力量。
图为薄板泉村炮楼 杨雨彤摄
图为白楼湾运河支队纪念馆 杨雨彤摄
倾听游客声音,传播红色精神
实践团在景区内对游客展开访谈与问卷调查,聚焦红色旅游体验与文化传播效果。一位受访游客表示:“通过实地参观,孩子们能更直观地理解课本中的历史,这种教育方式更有感染力。”团队成员还邀请游客录制了主题宣传视频,以“以青春之名,行红色之旅,我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追寻红色足迹你我同在”为口号,呼吁青年一代赓续红色血脉。
图为团队成员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 杨雨彤摄
图为游客录制宣传视频 杨雨彤摄
开展主题宣讲,播撒红色种子
实践团还深入枣庄当地社区,开展了以“红色旅游助力红色文化资源保留与赓续”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宣讲中,成员们结合自身调研成果,生动讲述了红色旅游的意义和价值,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了枣庄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宣讲结束后,实践团与社区居民进行了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宣讲 阚延超摄
实践收获满满,青春砥砺前行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精神洗礼,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团队成员张同学表示:“这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的厚重与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肩负起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图为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标语 杨雨彤摄
江苏师范大学圣理工学院-中俄学院的学子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文化、担当时代使命的坚定信念。他们的脚步不会停歇,红色精神的火种将在更多地方播撒、生根、发芽。(杨雨彤 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