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伟德竞彩是哪个国家的门户网

青春赛道上的传承与超越——南京工程学院见证2025江宁半程马拉松激情绽放

2025-03-31 10:48:21    来源:中国伟德bv国际    访问:    

2025年3月23日清晨,江宁体育中心南门外人潮涌动,随着发令枪响,14000余名跑者如离弦之箭冲出起点,2025南京江宁大学城半程马拉松正式拉开帷幕。这条串联起江宁创新地标的赛道,不仅是一次体育竞技的盛会,更是一场青春与城市精神的交融。而位于赛道核心段的南京工程学院,则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成为这场盛事中不可或缺的活力注脚。

赛道穿行校园:奔跑中的青春共鸣

南京工程学院作为江宁大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2号门与4号门被纳入半程马拉松赛道规划。跑者们从弘景大道东半幅逆向穿行至此,映入眼帘的是校园内错落的现代建筑与绿意盎然的林荫道。这座以工科见长的高校,曾培养无数技术人才,而今日,它化身赛道上的“青春驿站”,用琅琅书声与奔跑的脚步声交织出独特的韵律。

志愿者的“宁青侠”:青春热忱的具象表达

赛事中,头戴斗笠、身着汉服运动衫的“宁青侠”志愿者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南京工程学院作为江宁大学城12所参与高校之一,派出百余名学生加入这支1400人的服务团队。他们在起终点引导、补给站分发物资、医疗点协助救援,用专业与热情保障赛事顺畅运行。

这种志愿精神的培育,与南京工程学院“学以致用”的校训不谋而合。赛事筹备期间,该校开设急救培训、礼仪指导等专项课程,将社会实践融入育人环节。

创新与传承:赛道内外的双向赋能

本次赛事以“传承之旅 奔跑青春”为主题,特别设置“传承组”与“高校青春组”。前者致敬1957年新中国首场马拉松的17位先驱,后者则由包括南京工程学院在内的12所高校学子组队竞技。这种设计巧妙地将历史厚重感与青年创造力结合,而南工程学子在赛道上的表现,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传承”的意义——既有对马拉松精神的坚守,也有对科技创新的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赛道途经的南京生命科技小镇、金陵科技学院等创新载体,与南京工程学院形成产学研联动的地理脉络。跑者们穿行于此,不仅感受到江宁的生态之美,更直观体会到这片土地涌动的科创活力。

思考:马拉松如何成为城市与高校的共生平台?

南京工程学院与江宁半马的深度互动,为“体教融合”提供了鲜活样本。一方面,高校通过开放校园、组织参与,将体育赛事转化为育人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赛事凭借高校的智力与人力支持,提升了专业化水平与文化内涵,形成“以赛促城、以城哺校”的良性循环。

更深层次看,这种共生关系折射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转型——打破围墙、融入社会。当马拉松的赛道延伸到校园,当志愿服务的经历写入学分,当科技研发成果应用于赛事保障,高校不再仅是知识传授的象牙塔,更是城市发展的引擎、文化传播的载体。

结语

随着最后一名跑者冲过终点线,2025江宁半程马拉松圆满落幕,但南京工程学院与这座城市的青春故事仍在续写。赛道上的汗水、志愿者的微笑、师生的呐喊,共同编织成一首关于传承与创新的诗篇。这场赛事启示我们:当高校以开放的姿态拥抱社会,当体育精神与教育使命同频共振,激发的将是个人成长与城市发展的双重动能。未来的江宁,必将在这样的共生共荣中,跑出更精彩的加速度。(南京工程学院 方禹迪 唐艋茄 高雅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zhubaoholdings.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